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养孩子难(第2页)

饶是李崇德对此十分震怒,可战争实在过于劳民伤财,刚刚经历了战事不久的皇朝根本再无力派兵镇压,也只好默认南疆之变,对此听之任之。

……

与此同时,在三柳村中,几个孩子却在平安快乐的氛围里逐渐长大了。八个五岁稚童已经到了活泼好动的年纪,时不时的就会闹腾的整个村子都鸡飞狗跳。

八个孩子中,小女孩粉雕玉琢却也古灵精怪,小男孩虎头虎脑也不乏贪闹好动。八个孩子宛如八个混世魔王一般,再加之父母宠爱有加,竟是一个赛一个的顽劣。

今天追鸡、次日逐狗,时不时地还会翻墙爬树、掏掏鸟窝,又或者在谁家门口挖上一个大坑,又或者在别人家院墙外留下几道长短不一的尿渍。

八道身影在不大的村落中到处玩耍,肆意撒欢儿……

可眼见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他们的父母则是逐渐开始担忧起孩子们的成长来。

“诸位贤弟,小家伙们可是一天天长起来了。如今乱世隐现,我们在这里虽说偏远避世,却也终究算不得与世隔绝,河东地处中原,向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后怕也是不得安宁呦!”

赵安国这些年却是始终不曾荒废武艺,务农之余,也勤加练武,整个人的精气神倒是比之数年前更盛几分。

“我原本想就让这群娃娃平安长大,做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平平安安一辈子就好。可现如今看来,怕是不成了,待他们长大成人,还不知这天下究竟会有多少人称王称霸,乱世之中,他们若无力自保,岂不是要任人宰割,那可怎么行!”

“大哥,盛唐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的雄主开疆拓土,使得八荒之内,四海臣服。因而皇朝也愈发的重武轻文,以往皇庭强势,镇压万民,可如今武夫乱国,皇朝却再无圣主。”柳阡夜应声道。

“各节度使拥兵自重,更有甚者,摇身一变,现在俨然已经成了一方异姓王侯。如若皇庭依旧如此萎靡,我料想不出十年,我中原大地又要重现数百年前的乱世之景,群雄逐鹿,以至苍生蒙难,十室九空。”柳阡夜是几人之中读书最多的,也比之几位哥哥多了不少见识。

“皇朝承平五百年,国富民强,更是横扫天下使得万国来朝,纵观历史,我盛唐也是万古以来,独一无二。太祖终结乱世,一统天下,这才有了盛世长安和盛世大唐!而后的太宗更是世间少有的千古一帝,挟太祖之威,更是四方攘夷,令得天下异族尽皆拜服。”

“只是国之成败都系于他一身,如今我唐国武运昌隆早已胜过太宗当年,可历代皇主虽不曾有庸碌之辈,却再无太宗那般惊才绝艳之人。”几个兄弟认真听,柳阡夜也就认真说着。

“如今尾大不掉,中庭早已镇不住一国武运,再加上三百年前孔公上书谏言要弱武兴文,触怒了武人,竟致使全家获罪,之后甚至累及儒教文运。百年来,文脉越发式微,武夫乱国大势乃成。如果不是先皇主,以一己之力谋算了七大节度使,威慑住了蠢蠢欲动的各地军阀,恐怕如今皇朝早已分崩离析。”

“可即便如此,国运衰落之态也纤毫尽显!一个黄岩,也不知是哪个大人物扶持起来的跳梁小丑,更是在国运最为脆弱之际,一通王八拳胡乱施展一通便刁钻而阴狠地彻底打断了国之脊柱。”

如今的皇庭幼主,对于整个国家的控制力,怕是都出不了长安,国将不国的态势明显啊,柳阡夜暗叹不已!

“众位兄弟,若是为了几个孩子在乱世中,亦有立身依仗,而今我们唯独有几条路可以选!”

几个兄弟皆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闻言更是小鸡啄米般一齐点头:“老七(七哥)你说!”

“其一便是保皇,如若当今小皇主日后有能力扶大厦于将倾,做成那中兴之主,我们几人自然可以福延数代。即使不成,那便是攻掠天下不得,可守卫一方倒是容易许多,只要我们不战死沙场,至少也能得一善终,自然可保全孩子们!”

“再者便是寻一方军候,做那扶龙之事!只不过这种事,成则大富贵,败则尸骨无存。其三,那就是远走海外或是草原,寻一处战火波及不到之处,避祸不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七哥,我只求战火不要波及到我们兄弟,让这些孩子可以平安长大就好。”柴河自小颠沛流离久了,如今反倒是越发离不开这种平淡安稳的小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何等人间幸事!他曾在幽州多年,可如今的他却是真的抗拒去参与到尔虞我诈的争斗中去了。

“小八,可不能这么想!我们虽不图建功立业,但乱世之中,哪里有独善其身的道理?有道是你不找麻烦,麻烦也早晚会找到我们的。”兄弟几个中,曾身经百战的斥候周勇感慨最深。“你要知道,往往越是想独善其身,却越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几个兄弟,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半天也没商量出究竟该何去何从。

只不过有一点,几人却是达成了共识,小家伙们虽是如今尚且年幼,还一旦他们长大,若是没有什么能力傍身,即

便为人父母的他们再如何努力,他们在这种世道里也难以立足!

兄弟几个想到此处,便纷纷转而去讨论起如何培养孩子的事儿来,唯有柳阡夜一人依旧在暗暗叹息,思虑起风雨飘摇的皇朝存续来。

他毕竟是儒教子弟,哪里会那么容易放得下忠君报国之事!

古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说起来,在兄弟八人之中,除了柳阡夜的武艺要差上一些,其他几人可都曾是沙场悍将。若论起武功来,那可真的是谁都不服谁,一个个纷纷都觉得自己功夫最好,教授孩子们武艺才是最为合适。

眼看着,几个人吵得不可开交,险些都快打起来了。柳阡夜也自一旁过来,连忙打起了圆场,“各位兄弟,我少时与人同在书院读书,诸多同窗便各有所长,所学有快有慢,有些教员往往轻则言语批评,重则棍棒相加,唯有我授业恩师,常言该当因材施教。”

“何为因材施教?”几个兄弟纷纷不解。

见他们有些费解,柳阡夜接着说道,“这武艺啊,其实也是如此。孩子们现在年岁还小,我们既然各有所学,那就先都教给他们,让他们都能有所涉猎。待等到他们年纪稍长之后,所学必定有快有慢,有长有短。我们那时候再根据他们各自的天赋,去着重培养就好了。”

柳阡夜又指了指自己,“我之前学武,都是学的战阵杀人术,却常常不得其法。反倒是这几年来,跟着八弟,学他那些轻巧剑技,进步神速。孩子们也是一样的,术业有专攻,总不能让孩子们跟着五哥学马术,跟着大哥学剑术吧。让人最大化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便是因材施教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