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京(第2页)

有科举就有竞争,被嫉妒甚至排挤,再正常不过,上官世青无谓那些,她不过为了面见女帝,亲述平顶山的冤案,只为救那二十几个村民的命。

私吞金矿,贪敛国财,这是何等大罪,杀头都不足以平息。可平顶山无故出现金矿,村里早已上报屏山县令。据说县令已向州官禀报,把开采出来的金子上缴国库,怎么就会朝廷忽然来人,将众人抓捕,直接押送帝京?

村里幸免的人纷纷请上官世青想办法,她求见平山县令无门,上书州官也无路,且说此案已经惊动皇上,案子已交天和院。

进天和院皆是大案,只有牵连甚广,关乎皇家高官的案子,才会进此审理。

因此,这事变得难上加难。

谁都不敢揽事,上官世青无法坐视不理,只好参加科举。

可若是自己考不中又当如何?上官世青没有十足把握,也不觉得自己有辅国之才,能不能通过科考,难以预料。

所以,她必须想个后续之策,直接去天和院击鼓鸣冤过于莽撞,求见何人也难以接触此案,总不能以武偷入皇宫,求见皇上?

过于大胆了,弄巧成拙,害了村民怎么办?

上厢房前有座亭台,一旁是清池,潺潺而流,清澈见底,几条小鱼缓缓畅游,片片银杏落叶掉落,惊起微漾。池中倒影出亭子和那颗百年银杏树,上官世青正倚着亭栏发呆,脑中不断思忖这件事的解决办法。

她有习武人的警觉天性,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可这毕竟是天字书院,还有人要加害自己不成?轻易出手造成误会,引发瞩目,于自己不利。

所以,上官世青只是淡定地起身,去查看情况。上厢房以溪分左右,她在左厢,右厢住着帝京考子,当她走到树下,发现正是隔壁喜欢作画的考子,据说他是小有名气的画工,师承李梦浅,出身名门杜氏。

他身穿画院学子服,见被发现,匆匆收画,生怕被看见似的。

那考子站起作揖,上官世青还礼而去,便没有多言。

只是她刚转身,便听得画工急急地关门关窗。

帝京皇城,六进院、八大宫、十二阁楼,居中正者为尊,因此中轴正位为奉先殿,乃贺朝第二代女帝魏清遥临朝所居。

奉先殿有三座宫楼,一宫为前殿,见百官临朝;二宫为御书房,批奏折阅天下事;三为内殿,休憩入寝之地。

御书房门前,宫外至宫内多人层层上递,一副画作呈至御侍官-阑珊跟前,她曾被称为松风大师,琴艺了得,喜淡色衣物,不着华饰,现是御前第一红人,在女帝身边辅政管内庭,官阶虽只有四品,但通晓政治,聪明过人,亦是曾经的四妃之一。

自听了叶薇亲述后,阑珊便在等这幅画,画工亦是她安排在天字书院的人。

阑珊如获至宝地捧着画作,走进御书房,微微屈身:“皇上,上官大人的画像已到。”

龙案正座,女帝魏清遥端坐其中,她的身后挂着巨幅江山图,气势恢宏,此画是天字书院的院长,著名画师,人称“梦夫子”——李梦浅所作,也是那小画工的师父,龙案一边是屏风,挡着内室的卧榻,另一边则是棋盘、沙局和坐塌。

批好的奏折乱中有序地放着,魏清遥半张脸被折子挡着,深邃有神的美目,微微垂下,细长的睫毛下,眼神自带一股锐气,流转在折子上,她没有反应,阑珊亦没有开口。

过了片刻,她右手拈笔,将批好的折子放下,那张倾城绝世的脸才露了出来。

“呈上来。”

“是。”阑珊总能心领君意,她只是将画打开后,挂于屏风前。

画中正是上官世青,描绘得是她坐在亭中发呆的样子,即使隔了距离,五官与神情也落笔有神,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整个人的风貌,就连衣物的颜色、白发和神情都清晰画出。

魏清遥的视线落在画前,眼中一闪而过的波澜,很快便消失了。她从龙案走到画前,手触到上官世青的额前,却停了下来,目光从未如此温柔过。

“她的头发怎么白了?”

听不出是责问还是疑问,魏清遥喜怒不形于色,平日需根据具体事情来判断,但事牵上官世青,连阑珊都无法分辨。

她也不知,过去四年,上官世青为何会青丝变白发,只怨自己没有查清楚,亦不敢狡辩,忙说:“臣这就去安排查清。”

“不必了。”魏清遥依然盯视着画像,嘴角忽而扬起一抹深笑:“朕要听她自己说。”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