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党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9送上门的生意(第2页)

她点点头:“再说吧,我先看看,麻烦大哥你费心了。”

王大军还想再说话,店里他老婆已经一声接着一声咳嗽。

周秋萍赶紧道别,还特地扬高声音:“嫂嫂,我走了,麻烦你了。有空你跟大哥来下河村玩啊。”

她骑上车时,听到王大军老婆的骂声:“王大军你眼睛珠子要黏在人家身上了吧。噢,当初没跟她说成亲,你悔到今天了吧。”

周秋萍顿时满脸大写的囧。

这都多少年的老黄历了,他们这辈人说亲压根就没什么自由恋爱的概念,都是家里看家里。成了就成,除非三观实在合不到一处的否则基本上也能携手一生。不成就不成,完了大家也是大大方方,谁也不会因此不往来或者尴尬。

周秋萍赶紧蹬车往前走,坚决不当炮灰。

榨油厂在县城东边,距离面馆差不多十里地。周秋萍骑了差不多半小时才到门口。她停车先递烟,跟门卫大爷打听:“师傅,我想找供销科的黄道明,我是他亲戚。”

1988年乡下粮油虽然基本算敞开供应了,但县城榨油厂的职工还是胸脯挺得蛮高的。门卫上下打量了眼周秋萍,到底看在黄果树香烟的面子上点了下头:“行,你等下。”

榨油厂有电话,门卫都不用往厂里跑,一个电话拨过去,过了约莫十分钟,一位剪着平头的中年男人走过来,满脸疑惑地看着站在厂门口的眉清目秀的年轻媳妇:“你是?”

他几个表妹堂妹都是有数的,印象中没这门亲戚。

周秋萍赶紧笑着打招呼:“道明大哥,秀琴嫂嫂让我过来找您的。村里办席面,我想买点油渣。”

黄道明了然,猪肉贵,油渣便宜,拿油渣当肉对付两道荤菜很常见。这也不值当个事。

他笑道:“你直接来买就是了,还打什么招呼。不过我们这里五十斤起步,一斤五毛钱,不讲价。”

周秋萍连连点头:“来之前秀琴嫂嫂跟我说过。我们乡下地方也买不到油渣,没嫂嫂和大哥你帮忙,我都不知道门往哪个方向开。”

黄道明领着人往厂里走,到了食品仓库,直接指给人看:“囔,这边就是。这些都是今天刚炸的油渣,没放盐。”

周秋萍估计了下,开口道:“那给我来五十斤。”

什么村里做席面是假的,她准备拖回去直接卖。眼下村里人吃饱不成问题,但除非逢年过节,否则普通人家基本难见荤腥。鱼虾还能自己下河摸,猪肉只能上街买了。毕竟自家的年猪那是过年才能杀的。

吃不上肉,猪油渣就是宝贝。周秋萍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要是吃上油渣了,那标准不说过大年,那也起码是端午中秋节。

油渣榨去了猪油,缩成一块块,不怎么打秤。五十斤油渣满满当当地装了两大塑料袋。

黄道明帮周秋萍将蛇皮口袋里的大白菜叶子转移到先前盛放知了猴的塑料桶里,才在自行车后座上给油渣袋子找到能摆的位置。

周秋萍千恩万谢,又给黄道明塞了包黄果树。

黄道明倒没推辞,只说:“下次你要还买油渣直接跟门卫提我的名字就行,别再买香烟了。反正油渣本来也要卖的。”

周秋萍赶紧点头道谢。知了猴只能卖一个夏天,猪油渣可是一年四季都能卖,这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她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时,闻到旁边仓库里散发出的香味,好奇了句:“这是什么?”

黄道明浑不在意:“哦,菜籽饼。”

周秋萍立刻来了精神:“喂猪的菜籽饼?这个能卖吗?”

黄道明笑道:“怎么不能,这个起步得一百斤,但是便宜,才四分钱一斤。”

毕竟猪油渣还能卖给人当菜吃,但菜籽饼只能做饲料了,后者自然要便宜不少。

周秋萍在心里算了回账,镇上油坊也有油饼卖。农民交菜籽去油坊换油不收加工费,但菜籽饼归油坊。后者再卖给农民喂猪喂鸡鸭,那得一毛钱一斤,是榨油厂的两倍不止。

她立刻开口要求:“那给我也来一百斤吧。”

两包香烟花了她一块钱,五十斤猪油渣是二十五,剩下的四块钱刚好买喂猪的菜籽饼。

现在村里十户人家起码有八户养猪,菜籽饼肥猪的效果特别好,农民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也要给禽畜掏这个荷包。再说去镇上油坊买菜籽饼还要走几十分钟的路,她送货上门可不比他们自己跑腿强。

她不信自己卖不掉。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10-0920:53:31~2021-10-1019:01: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淇淇20瓶;牛虻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